商贸业是连接生产、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先导性产业,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助推器。为促进我县商贸业的健康发展,县政协于4月上旬开始,开展我县商贸业健康发展专题调研活动。于春华副主席率部分政协委员和县商务、市监、资规、税务等部门负责人,深入中国浙闽台水产品集散中心、浙闽台水产贸易城、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浙闽副食品市场、嘉恒家居广场、万顺广场、灵溪二手车市场和灵溪、宜山、钱库、金乡、桥墩、马站等乡镇,实地视察发展情况,直接听取业主意见,座谈分析困难问题,研究商讨对策思路,并赴永康、磐安、普陀、路桥等地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0年,是我县商贸业的工作重心是后疫情时期市场信心恢复和刺激消费工作。全县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2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3.28亿元,同比增长1.8%,居全市第三位,我县限上销售额为114.00亿元,同比增长1.0%,居全市第九位;2021年第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28亿元,同比增长32.4%,居全市第五位。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17亿元,同比增长49.6%,居全市第六位,我县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为30.09亿元,同比增长50.5%,居全市第十一位。
当前我县商贸设施日趋完善,已初步形成县城新区核心区、灵溪沿104国道、高铁站区块等一批初具规模的现代商圈,在商业规模、品质、模式等方面得到创新发展。全县市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规模逐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建成了县城有专业市场、乡镇有便民市场的格局。专业市场主要依托浙闽省际专业市场群,沿104国道进行布局,现拥有各类专业市场13家,涉及水产、参茸、副食品、家居、汽车贸易、粮食,其中年交易额达亿元以上的大型专业市场有11家,超30亿元市场达5家。
出台《苍南县惠企政策“直通车”若干意见》,加大“限上”企业培育力度,2020年全年新增入库企业40家,积极培育老字号企业,开展多项促消费活动,举办苍南县金秋购物节、“百商千品进万家”等展会和全民购活动50余场次。积极推动特色商业街创建和“月光经济”发展,共创成4条商业特色街,其中浙闽边贸商业第一街被评为市级特色商业街,仁英路步行街、金乡西门大街、矾山福德湾老街被评为县级特色商业街;网络零售业快速发展,2021年一季度网络零售额25.06亿元,同比增长14.6%。
二、存在问题
(一)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对于商贸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产业,对繁荣区域经济,拉动消费需求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充分,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远远不够。本届以来分管或代管县政府领导已轮换7位,主管部门人员业务骨干人员紧缺,缺乏干部工作激励和流动,一定程度影响工作积极性。还未形成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工作常态,难以及时为企业协调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镇级层面,除灵溪镇外均没有专门负责商贸的工作部门,对商贸业发展没有制定发展规划,在执行县级规划时,存在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偏弱,全县未形成重视商贸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商贸业发展规划缺少约束性,部分城区同型商业业态过于密集,导致竞争加剧。如专业市场建设,在规划二期市场和市场功能变更时,规划布局缺乏刚性,导致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无法形成市场群的协同效应。商贸业布局仍未摆脱低小散格局,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市场竞争力较弱,缺乏一批面向农村市场的大型流通企业,商贸流通业城乡一体有待完善。金乡、钱库、宜山等地的商贸业发展缺乏商贸综合体、专业市场、星级酒店等标杆性商业项目。特色商业街建设时,业态多为商户自发集聚形成,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规划和整体管理,商业街的优势和特色没有完全凸显。
(三)专业市场发展停滞。由于缺乏系统引导扶持政策,任由市场自行发展,导致市场发展问题凸显。市场建设缺乏规范引导,在谋划建设浙闽台水产贸易城(新水产)时未做好与中国浙闽台水产品集散中心(老水产)的衔接工作,新水产投资近10亿元但入驻率不到30%,形成新老水产对立,在闲置近两年时间里有关部门未及时协调处置,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万顺广场从数码广场改变功能后变成家居市场,与原有嘉恒家居形成竞争,没有及时衔接和融合;参茸市场二期建设未完工且业主资金链断裂后处于烂尾状态近两年时间,未及时监管化解;由于灵溪老城改造,老副食品市场拆迁后,临时过渡市场不适应发展需要,迫切需要规划建设新的副食品市场。专业市场整体规模较大,但基本还停留在第三代专业市场的水平。业态发展较为滞后,没有专业品牌的引领,受制于人才、知识结构、基础设施等因素,电子商务、展示体验等新型业态仍处于初级状态,供应链服务尚未健全,加上新兴市场、周边市场及电商的冲击,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市场交易额年平均增幅不到0.5%,远低于同期全国交易市场平均2%的增速水平。
(四)仓储物流配套落后。专业市场配套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停车难、无仓储用地等现象十分突出,以街为市的局面未根本扭转。如二手车交易市场泊车位严重不足,随意停放人行道、绿化地和过街通道;缺乏专业的仓储物流基地已经成为商贸业发展最大瓶颈,副食品、家电、参茸等经营户对仓储需求量大,目前只能通过租用普通民房和祠堂解决商品存放问题,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以副食品市场为例,据统计近年来由于仓储场地限制有近22%的经营户流失到外地。缺乏大型物流中转仓,还未谋划智能化仓储物流基地建设,远远落后乐清、瑞安等周边县市区。
(五)龙头引领创新不足。规模以上商贸企业偏少,缺乏高尖精型的行业龙头企业。我县131家限上企业2021年1-3月销售额破亿元仅有5家,销售额超5000万元也只有8家,无法起到支柱性、决定性拉动作用,相比周边县市区,缺乏龙头大企业的劣势尤为突出。酒店业、餐饮业在经营规模、档次与理念还是较为传统,服务创新与设施创新有待提高。特色商业街缺乏时尚型店铺亮点打造,缺乏苍南特色产品和自主品牌,缺少适应当前娱乐休闲消费、网红消费主流的网红打卡地。
三、几点建议
(一)通力营造重视商贸业发展的氛围。要以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示范县为目标,不断深化认识,切实把发展商贸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管理职能,明确各部门在推进商贸业发展中相关职责,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如企业贸易回归是新形势下推动商贸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参照永嘉等地做法,应建立由商务、经信、财政、税务、投促、侨办等相关单位组成贸易回归工作小组,开展贸易回归对接服务日常工作,确保工作到位,防止企业再次流失;实行龙头企业帮办联系制度,对县域内重点商贸企业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明确专人负责跟踪联系,全程服务。建立目标企业名录库,全方位做好工作对接,引导企业上市,培育壮大骨干龙头;实施商贸业人才引进计划,着力解决用工、用智难题。结合组织部、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为企业招才引智,通过与大专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合作,打造产教融合的创新商贸人才培养基地,推进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二)着力完善商贸业发展布局。要充分考虑苍南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及浙南闽东省际区位优势,科学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打造一个市场集群、促进一批商贸重点项目的落地建成、形成苍南特色的商贸特色街区。应对新形势,整体谋划全县商贸业发展思路,各乡镇要立足当地特色产业,以智慧商圈为引领,打造多业态配合、多形态融合的高品质步行街区和“月光经济”地标。推动酒店住宿业精品化发展,积极引入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品牌、子品牌,建设一批高品质商务酒店、度假酒店。尽快在金钱宜片区规划建设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和物流基地,破除该区域发展瓶颈。围绕霞关、莒溪、炎亭、赤溪、藻溪、马站、矾山、桥墩等重点旅游区域,推动民宿产业集聚化、星级化发展;以“站位城市高点+谋划特色商业街”为主线,彰显区域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特色、海鲜美食特色,建设一批省级、市级特色街区,努力实现“月光经济”提质扩容。
(三)全力破解专业市场发展难题。以打造“全国知名专业市场集聚区”为目标,制定浙闽省际市场集群转型提升规划,直面发展问题,汇聚各方力量,从体制突破、空间突破、模式突破、产业突破、管理突破等入手,以大突破推动大发展,迁建、新建、升级一批专业市场,拓展市场群规模,形成集聚效应,努力将苍南专业市场打造成商贸航母集群。为尽快解决我县专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可参照义乌、永康、普陀、路桥等地国有企业主导经营的市场模式,让政府搭台创建先进平台,宏观调控市场发展方向,有效解决多个同类市场的争端,加快融合发展。如嘉恒家居与万顺广场,从当下两家公司的合作趋势来看,可联合成立新的公司,细分市场品类,一体化融合发展;新老水产市场在经过综合评估后,建议以国有控股或国有全资的形式经营市场,也可参照嘉恒家居和万顺广场融合模式,做强做大新的水产市场;参茸市场二期必须尽早启动收购程序,彻底解决二期市场烂尾问题,一期和二期重组合并,建立共同管理机构,避免市场经营户流失。加快转型升级,组建苍南市场发展国有企业,积极引导国资、上市公司、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兼备重组发展,规范市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企业上市。深化专业市场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推动专业市场应用阿里巴巴网上专业市场、拼多多、京东、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平台新模式。加快灵溪环城北路市场群规划建设,管理和规范现有的专业市场,完善市场群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环境整治、立面改造、街景亮化等手段,建设文商旅融合性景观,打造浙江美丽南大门特色专业市场商圈。
(四)大力推进仓储物流基地建设。强力推进智能仓储物流建设,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加大商贸仓储项目土地政策支持力度,规划建设商贸仓储基地,彻底解决灵溪市场仓储安全隐患,破解发展瓶颈,避免资源外流。如老副食品市场拆迁后,可选址在灵溪环城北路市场群商圈建设融苍南特色产品展示、仓储物流于一体的新型副食品商城,建设苍南“好产品”展销中心,集中展示苍南特色优势产品、商品。规划(超)大型物流中转仓,引进一批实力强、知名度高、经营理念先进的现代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发展面向供应链的仓储配送服务,强化大数据的分析开发运用,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商贸仓储物流提档升级。
(五)奋力挖掘商贸业发展潜力。大力实施商贸强县战略,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建立贸易回归常态化机制,引入汽车贸易大型企业,加大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培育力度。
实施商贸亿元镇创建工程,探索实施工贸分离的实施路径,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推进。加大特色现代化餐饮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传统老字号发展连锁化经营,推动“苍南水产、苍南炖品、苍南糕点、苍南小吃”美食行动。做大会展经济,借助进博会、广交会等平台,进一步拓展商贸市场渠道;融合灵溪镇交通区位优势及市场集聚优势,以综合体模式谋划建设浙南闽北会展中心,将现有的“金秋购物节”、参茸、矿山井巷、服装、机械仪表及体育、旅游、文化等会展融合入住,进一步提升商贸核心区的品质。当前可考虑借用县体育中心场地,利用县城新区人流优势,打造相对固定的会展场所。
带队主席:于春华
负责委办:经济委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